在上一篇推送发出之后,有不少小伙伴在后台给我发来消息希望能详细地了解篮球场上的防守轮转。所以今天我就通过这一篇推送用尽量易于理解的语言来写一写篮球的防守轮转。

通过这篇文章你将知道:

1.什么是防守轮转?防守轮转通常发生在什么情况下?

2.防守轮转的应用方法

3.防守轮转的实际应用

4.防守轮转的原则

5.如何练习防守轮转

1.什么是防守轮转

1.1防守轮转的本质是换防。

假设奥尼尔、安东尼、保罗三人组队去打三对三,对手是姚明、朱芳雨、刘炜,按照通常的情况应当是保罗防守刘炜,安东尼防守朱芳雨,奥尼尔防守姚明,这样的对位才能避免错位的情况导致的失分。但是凡事总有例外,如果刘炜和姚明打了挡拆,姚明完全将保罗挡在身后,此时为了避免刘炜无人防守、长驱直入,奥尼尔就必须要来防守刘炜,而保罗就要去防守距离最近的姚明,这就出现了换防的情况。从理论上说,各种换防也是防守轮转(2人防守轮转)的一种,但是因为没有太多的理解难度,所以今天就不着重写换防了。

如果刘炜单打保罗且运用过人技术摆脱了保罗的防守、吸引奥尼尔上前补防,那么此时姚明在篮下就是无人防守状态,为了避免篮下对手出现空位,安东尼就不得不放弃他防守的朱芳雨去补防姚明,而为了避免朱芳雨出现空位,保罗就要去补防朱芳雨、奥尼尔转而去防刘炜。这是一次典型的三人防守轮转。

如果还是姚明和刘炜打挡拆、姚明顺下,奥尼尔选择和保罗一起夹击刘炜,那么安东尼必然要去改换防守顺下的姚明,防止他在篮下轻松得分,保罗或奥尼尔中一人就要去防守朱芳雨,这又是一次防守轮转。

如果姚明在强侧低位形成单打,奥尼尔压力较大,安东尼上前夹击、协防,则朱芳雨空位、保罗要去防守朱芳雨,这也是一次防守轮转。

1.2 什么是防守轮转

所以我们便可以说,防守轮转(rotation defense)是指为了防守由于对方突破、挡拆,己方的主动夹击后等情况造成的空位而采取的连续补防、换防的措施(个人定义)。也有轮转防守、轮转换(补)位等不同说法的,但是我个人认为防守轮转更为准确一些,更加强调“轮转”时的连续性、整体性。防守轮转不受防守战术的限制,无论是盯人防守、混合防守、全场区域紧逼甚至联防防守,都会出现防守轮转。

如何认定一次防守轮转?一次完整的防守轮转应该同写小说一样有完整的4个部分:起源(被过掉?夹击?)→发展(补防)→高潮(连续换人)→结局(回归一个盯一个的状态或进攻终结)。

2.防守轮转的应用方法

2.1 持球人、第一传球人、第二传球人

在上篇推送中,我们引入了进攻方持球人、第一传球人、第二传球人的概念,如果想要快速学习防守轮转就要对这三个概念有一个认识,所以这篇简单重复一下。

持球人,顾名思义就是球在手的进攻方球员,此时防守方采取上前逼抢的防守方法(通常情况下);第一传球人指距离持球人最近、一般在一次传球距离以内且传球距离内没有球员阻隔的进攻方球员,此时防守方采取伸出胳膊挡在球员与篮球之间、防止接球的方法;第二传球人是指距离持球人超出一次传球距离、且传球距离内通常还有其他球员阻隔、传球难度较大的进攻方队员,此时采取人球兼顾的中间站位与防守方法。具体请移步上篇。

如下图,持球人、第一传球人、第二传球人及他们的防守人分别用红黄蓝三色的圆圈和方框标出(蓝圈里是哈登,在后场还没过来),贝弗利沿底线突破伺机传球给底角,弱侧底角的米尔斯(黄框)上前补防,此时弱侧底角的戈登被放空,第二传球人的防守人莱昂纳德上前补防戈登,最开始持球人贝弗利的防守人丹尼格林改去补防弧顶空位的哈登。这是一次非常典型的三人防守轮转,起于弱侧的米尔斯上前补防哈登造成的戈登空位。

结合动图,通过这次防守我们可以看出,防守轮转的基本方法就是“2防1、3补2、1补3”。所谓2防1,是指第一传球人的防守人来防持球人(起因包括补防、夹击等等),3补2指第二传球人的防守人(通常也是离“2”最近的,所以当第一传球人接球后他便成为第一接球人)去补第一传球人,而最开始持球人的防守人则要去补防第二传球人,至此完成一次防守轮转,三人面对的防守对象全部更换。

所谓1、2、3其实是按照触球的顺序来编号的,持球人自然是第一个碰到球,所以编为1,第一传球人第二个触球,所以为2。

除二人换防外,三人防守轮转是篮球比赛中出现次数最多,应用最频繁,最为基础的防守轮转。使用这个方法可以应对对方的连续突-分、连续传球等试图通过转移球球找到空位的配合。

3.防守轮转的实际应用

来看几个不同应用情况的例子。

3.1

第一个,如下图,哈达迪在外线为卡姆拉尼做挡拆,防守卡姆拉尼的是丁彦雨航、防守哈达迪的是易建联,易建联大延误(不知道为何雅尼斯对大延误如此情有独钟)导致哈达迪空位,弱侧的郭艾伦补防、翟晓川上前夹击(大量夹击,这是当时中国队的防守体系特色)。在这个案例中要特别注意辨别谁是1、谁是2、谁是3,因为连续出现了两次夹击。

首先第一次夹击,因为易建联外出大延误卡姆拉尼(采用了硬延阻的防守方法,不是传统的在低位,但是视同夹击),此为“第一传球人的防守人防守持球人“,即口诀里的2防1;郭艾伦(不是翟晓川)从底角过来防守哈达迪,此为“第二传球人的防守人防第一传球人”,即口诀里的3防2,同时翟晓川上前夹击了哈达迪,这是容易混淆视线的一步;最后易建联(此时的易建联角色变化,变成了卡姆拉尼的防守人1)扑出底角去补防郭艾伦先前对位的球员,此为“持球人的防守人防第二传球人”,即口诀里的1防3。

这次防守的核心1、2、3分别是易建联、郭艾伦、易建联,2个人扮演了3个角色,是比较特殊的一个案例。按理说应该是丁彦雨航去扑“3”,但为什么是易建联呢?一方面是因为这场比赛中国队全场都把哈达迪视作一个持球点来防,全场都给予了最高标准的防守照顾,易建联在全场比赛中不止一次地作为“1”去轮转扑“3”(即使他本来不是);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防守轮转也要遵从灵活性,即谁距离“待补防”球员更近谁上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3.2

同样一场比赛,再来看接下来这个案例。在该案例中,连续出现防守轮转。首先开始自丁彦雨航上抢试图断球后失位,随后郭艾伦作为第一个2上前补1;翟晓川(3)又上前补卡姆拉尼(2),周鹏(4)去补翟晓川(3)之前防守的球员;卡姆拉尼开始运球突破,此时翟晓川从3变为1,卡姆拉尼分球给外线,丁彦雨航、郭艾伦作为“1”上前扑防。

从理论上讲,因为出现两次失位,所以应该有两次防守轮转:第一次因为丁彦雨航上抢后失位所以郭艾伦、翟晓川、周鹏先后从弱侧轮转到了强侧,从理论上讲此时丁彦雨航应该轮转去防之前周鹏防守的巴赫拉米,但是因为距离太远作罢;第二次失位是因为翟晓川被过掉导致失位,此时他的身份从3变为1,周鹏应该上前补防(2补1),但是他在这里慢了一拍,没有去补。丁彦雨航本想去补突破进来的卡姆拉尼,但是被人群挡住,最后只能去和郭艾伦一起扑防外线。因为第一次轮转缺少最后的部分所以不能认定为一次独立的防守轮转,只能将两次放到一起称为一次情况较为复杂的防守轮转。

3.3

再看一个连续的补位轮转。如下图,轮转开始自丹尼格林上前与米尔斯夹击哈登(2防1),随后西蒙斯(3防2)、吉诺比利(4防3)、米尔斯(1防4,但是球没过来)、丹尼格林(替阿尔德里奇5防5)依次补位,完美至极。

3.4

最后看一个邓华德手下中国队的防守轮转。孙悦为1被突破后失位,丁锦辉2补1,刘炜3补2,孙悦1补3,非常典型的一组防守轮转。

4.防守轮转的原则

通过这些防守轮转的案例我们可以发现,防守轮转在常规的三人互换外,也可以根据对手的不同而添加进去一些不同的防守布置,而且有时会出现不按照常规情况发展的传球线路,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掌握防守轮转的几个原则。

首先,根据防守压力的不同,轮转球员的顺序都是先弱侧、后强侧,从弱侧向强侧轮转,通常也可以简单记忆为“左顺右逆”。即防守方背朝篮筐,当对手从左手边突破时,全队按照顺时针方向依次补位;当对手从右手边突破时,全队按照逆时针方向依次补位。其次,因为场上情况瞬息万变,要求防守队员在场上要全神贯注、积极交流;再次,虽然有规则如此,但是依然离不开平日里的重复训练,才能培养出球员之间最大的默契程度。

5.如何练习防守轮转

练习防守轮转应当从2防2使用包夹的方法防挡拆开始,包夹后二人换防。随后增加一人,分别模拟对手底线突破、中路突破、挡拆等情况,先从3防3人、1人突破2人不动开始,先培养3人互换的习惯,再慢慢增加难度,直至5防5为止。练习之前可以先进行个人防守技巧的训练,如变速跑、close out,强调快速反应、快速启动蹬地等重点,注意队友之间的相互交流、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