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奇才在本周一宣布,戴维斯-贝尔坦斯将不会前往佛罗里达参加2019-20赛季的剩余比赛。我同意大多数评论员的观点,即在当前情况下,这是最明智的一种风险管控方式。作为自由市场上最让人心仪的选择之一,今夏很可能会是贝尔坦斯最后一次争取高薪的机会——2020-21赛季开始时,他将年满28岁——而他对于未来的种种担忧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从球队的角度看,奇才是很难进入季后赛的,即使真做到了,他们也极有可能会被头号种子雄鹿碾压。奇才此前已经明确表示,留下这位拉脱维亚射手是他们休赛期的首要目标,所以让前者出现在佛罗里达的赛场上,对于球队来说并没有任何好处。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实现双赢。

目前只有一个问题:环境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在一个未间断的“正常”赛季的最后几周,这两种争论将一直持续。实际上,通过下滑几个排名确保获得更好的选秀顺位和更高的乐透签概率,或许能让球队更愿意接受贝尔坦斯的选择。这已经是每年春天的惯例了,一些乐透签边缘球队中的希望之星总会在这个时候因为一个又一个的小伤而导致“赛季报销”。

写这篇文章并不是为了反对负荷管理,也不是想教唆球员们利用仅有的几个窗口期谨慎地为自己争取更高的薪资。说到底,贝尔坦斯的决定不过是在证明一个越发清楚的事实:82场常规赛的赛制已经不符合这个时代了,联盟应该尽可能从下赛季就开始考察新的替代方案。

虽然有些人希望NBA在即将回归的复赛阶段能“变得别出心裁”一些,但联盟最终却采用了先打八场“争夺排名的”常规赛、接着安排一场季后赛资格锦标赛,最后于10月初按照传统的由16支球队参加淘汰赛的混合式赛制。和John Hollinger一样,我曾解释过自己为什么不喜欢这样的赛制。在这样的时间点上,考虑到建立和维持必要的“泡泡”制度的困难程度,除了不断复审,联盟没有必要进一步调整计划,简单和熟悉才是赛程安排所需要的。

在这方面进行“实验”是一种奢侈,而一个月后也不是恰当的时机。相比之下,我希望把目光放得更远一些,投到2020-21赛季。

据报道,联盟计划在12月上旬开启2020-21赛季,虽然我认为圣诞节当天会更适合揭幕战。此外,NBA还希望新赛季能够在2021年7月或之前结束,好让未来的日程回归正轨。就像我(以及联盟中每一个有孩子的人)希望能重新过上8-9月休息的日子一样,对于联盟试图重新找回82场常规赛日程的愿景,我的态度也很谨慎。负荷管理并不会消失,而对于球星们会缺席的担心,我唯一能预见的是,如果在奥兰多取得进步的球队在度过一个被缩短的休赛期后,再经历一个被缩短6-8周的常规赛,这种现象可能会变得更加普遍。

此外,谁也不清楚球迷会在何时、以何种方式回到球馆,又或者即使看台重新开放,球迷们又能在多短的时间内回归呢?即使从经济层面出发,我也不确定在一个被缩短的时间内回归“正常”日程的意义有多大。而如果不考虑经济层面,就更没有理由安排82场常规赛了。从竞技角度来说,过后的15-20场比赛都是多余的。由于总冠军是通过季后赛决出的,那么常规赛的目的就是排名,并最大限度地提高豪强们在最后几轮碰面的概率。这两个目标都可以通过更少场次的比赛来实现。

自2003-04赛季(不考虑出现停摆的2011-12赛季)以来,各赛季打完65场常规赛——与2019-20赛季暂停时的程度几乎一样——后的情形如下所示:

·95%的季后赛球队,此时的排名与进入季后赛时相同。

·晋级第二轮的球队中,有97.5%在65场比赛后就已经锁定季后赛名额了。

·每一支参加分区决赛的球队,都是在65场比赛后锁定季后赛资格的球队。

·此时落后第八名至少3个胜场的球队,最终都没能进入季后赛,虽然我说过自己不会再争论这个问题,但从3月12日时的战绩来看,参加奥兰多复赛的六支“外卡”球队都至少落后第八名3.5个胜场。

所以用不了82场比赛,我们就知道哪些球队能参加季后赛了。那么排名呢?

上图显示的是随着常规赛的进行,各支球队在各分区的排名稳定性(%)。

数据范围:2013-2019年

结论:打完70场比赛后,80%的球队此时的排名与最终排名的偏差只有±1位。

最重要的是,考虑到最好的球队在一轮七战四胜制的系列赛中胜出的概率要远高于其他体育联盟,所以“正确”的排名在NBA中往往没有那么重要。

总之,NBA现有的赛制在“决出更强球队”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但从竞技层面来看,要决出“正确”的总冠军,联盟急需在缩减赛程上下下功夫。甚至很多与我有过交流的人都推测,在结果中引入更多的随机性可以帮助推动球迷们的参与度(从而增加收入),这看起来肯定有道理,但我还想彻底地研究这个问题,得出哪些差异量会最终影响到所谓“正确的总冠军”,以最大化联盟的可持续利益。

了解了这些内容,加上大家都知道2020-21赛季在赛程、收入和场地等方面都会有所不同,那么还会有比新赛季更适合进行“实验”的时机吗?

首先需要决定的是如何利用本赛季最后五分之一的时间。一个经常被谈起的选择就是简单地缩减赛程。Hollinger和我都倾向于补充两支球队来平衡赛程,让每支球队都互相进行主客场,共打62场常规赛。从平衡竞争性以及任何特定比赛重要性的角度来看,这种方式是很有意义的,但仍有一个问题亟待解决。

“缩减赛程”的支持者认为,此方案所带来的刚刚效应以及更高的比赛质量将增加每场比赛的收入,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抵消赛程缩减的影响。这可能是对的,但这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一种带星号的魔力,而非实际的收入预测。而且,向广大球迷和潜在的球迷收取更高的费用,也是一种缺乏远见的行为。也许个人支出永远不会恢复到与实际重要性相匹配的程度,但如果说2020-21赛季有一个领域最不适合从实验性方法中收集有意义的数据,那可能就是这个方面。

如果“缩减赛程”没能实现,那么一些替代方案就将成为新赛季的出路。目前人们已经提出了多种赛制,从类似世界杯的小组赛形式到单场淘汰制,以及其他的各种方式。我没有特别偏向哪一种,因为最好的方案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球迷的兴趣决定的,而球迷的兴趣又几乎取决于他们对球员以及球队的认可。如果团队为了保证竞争力能够派出最优秀的球员,而那些球员又能倾其所有,那么这样的对抗对于观众而言就必然是有吸引力的。

但要如何适当地激励出这样的投入程度呢?冲击总冠军听起来很有吸引力,但这反倒可能是最糟糕的一种方式。与部分常规赛的价值下降不同,如果与锦标赛相比,这种方式的价值可能还会更低。同时,对于乐透球队而言,从0%上升到0.00001%的总冠军赔率并不能起到多大的激励作用。从球队的角度来看,选秀似乎是个不错的刺激方式,但也不难推测出球员们的反应:“你让我拼尽全力,就是为了下赛季能够更轻松地替代我?”

剩下的就是最好的一种方式:拿出现金。至少在季中锦标赛发展为像拉里-奥布莱恩杯那样的“值得努力争取胜利的事”之前,丰厚的现金奖励——尤其是如果锦标赛的结构允许出现足够的差异性,让大多数球队有机会晋级——会有办法让人集中注意力。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并不确定最好的解决方案是什么。任何新方案的首次面试都很可能需要再进行调整。但鉴于每个赛季的收官阶段都有多达200场比赛是所有人都认为没有必要、且可能潜在影响未来计划的,所以我才认为是时候要尝试一些新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