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多项赛事都处于停滞阶段,直到一场中国男篮U17和U18对抗赛,才让球迷们终于欣赏到了久违的国内篮球比赛。在这样一场中国男篮未来的较量中,比赛场面较为精彩,一些年轻球员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是深究其中他们当中的一些人群,未来的职业发展道路,却成为CBA面临的一项重要改革趋势。

现阶段国青队当中,曾繁博和吴勇豪都是绝对的主力球员,他们也都展露出非常好的天赋,可谓中国篮球的希望之星。但是这两位球员,如今都在海外效力,曾繁博在温德米尔高中打上了主力位置,吴勇豪更是在全美高中篮球第一的蒙特沃德学院。然而针对这两名年轻球员,他们未来的发展之路,却是一些CBA球队要面临的现实。

曾繁博和吴勇豪两人,都出自于北京首钢青年队,他们两人真正开始接触职业篮球,也是从首钢俱乐部开始。由于年龄等原因,他们二人都没有升至一队,但凭借着自身天赋以及精湛的球技,都得到了美国高中的邀请。如今两人在海外的发展顺风顺水,自然有机会去搏一搏打NCAA甚至未来进军NBA的机会。但如果未来两人都回到国内,想要在CBA俱乐部打球,恐怕北京首钢并非二人的第一选择。

在以往CBA惯用的青年队或者体工队直升制度中,选秀并未被推崇。当时各省培养的一些优秀人才,还能够顺利升至该省市的CBA球队,保证了人才的不外流。但是随着选秀机制的日趋成熟,根据CBA的政策规定,从海外打球回来的国内球员要想加盟CBA球队,必须要通过选秀这种方式。试想,北京首钢青年队培养的这两位青年才俊,未来有一天如果真要回到CBA,他们很可能都是各家俱乐部抢手资源,届时首钢要想通过选秀方式同时摘得这两人,恐怕有很大的难度。

尽管现在考虑曾繁博和吴勇豪来CBA打球,有些过早。但是这一现实问题摆在各支俱乐部面前,都将成为未来培养人才的一种障碍。试想一支俱乐部在国家大力推崇发展青训时刻,自己培养的苗子一旦出走海外,回国后又成为其他俱乐部的重兵。到头来辛苦培养一番,反倒自家俱乐部把成果拱手让出,久而久之更多CBA俱乐部很可能会在培养青年人才方面,限制他们出国打球的机会。这对于未来的球员来讲,不是一个乐观的信号,甚至对中国篮球整体水平的发展,也不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因此抛给CBA公司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如何在保证俱乐部培养青训人才后,维持他们的利益。哪怕在过后球员可以进行自由市场上的转会,这些能够保证俱乐部最根本的利益不受损失。否则,真有可能会造成球员大量流失或固化的现象。

这就需要CBA公司在选秀制度上变得更为灵活,同时在青训机制中鼓励俱乐部培养人才,加大奖励,推崇年轻人才去往海外交流发展。政策上的支持,才能在行动上推进改革的发展,CBA在职业化进程不断完善之际,已经让人看到了未来。其次,增加自由球员在自由市场上的流动,打破CBA几家独大的局面,让联盟更具竞争性,也让小市场的球队看到季后赛甚至冲击冠军的希望。

CBA在接下来实施限薪和限制外援的政策上,其实就是在鼓励一些鱼腩球队,大力培养本土球员,实现小市场球队冲冠的目标。但如果不从根本问题上保护俱乐部培养的青训球员,只会让球队管理层渐渐对此失去信心,产生一些隐患。

自打姚明成为篮协的领军人以来,CBA联赛以及整个中国篮球,都呈现出了肉眼可见的提升。借鉴先进的经验之下,中国篮球在很多层面都将各个问题理顺,世界杯的失败固然可喜,但整个中国篮球体系化的进步,同样非常明显。

但诸如上文所述的问题,是与中国篮球发展历史形成的体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这个层面上,很难有唾手可得的经验去借鉴。此时,便是考验姚明以及整个篮协管理层的智慧了。如何平衡好俱乐部的利益,如何让他们既能够放心大胆的培养、送走,又不担心球员成为未来的对手,制度上的规范和理顺至关重要。